石门栈道讲解? 石门栈道门票多少钱
一、石门栈道讲解?
石门栈道景区内林木苍翠、怪石嶙峋,既有伟大壮观的水利景观,烟波浩淼的水域风光,又有底蕴深厚的人文历史遗迹。是第一批民族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石门、褒斜道及其摩崖石刻所在地;
二、石门栈道为什么叫石门?
石门位于今汉中市北17公里处,褒斜道南端段,又称“小石门”。现淹没于褒河水库中。石门大约是战国时期,为修褒斜栈道而凿的,后经历代修凿,方告开通。
古褒斜栈道南出褒谷为七盘山(又称鸡头关)所阻,行旅苦于攀援绕道。
东汉永平四年(61),汉明帝刘庄下诏,在七盘山下阻碍栈道之地开凿穿山硐,汉中郡太守鄐君奉诏承办。
石硐呈南北向,走向与褒谷河道平行,底部高度与栈道在同一水平线上,总长15.75米,宽4.15米,高3.6米。门洞长13.6米,宽4.2米,南口高3.45米,北口高3.75米。当时无隧道之名,以石门喻之,就叫栈道石门。
三、汉中石门栈道的由来?
石门栈道由来:
东汉永平四年,即公元61年,汉明帝下诏修整褒斜道,汉中郡太守鄐君奉诏承办。五年后完成。在这次修整中,开通了道路258里,修建了大桥、桥阁和关寺等,并凿通了七盘山下凸出的巨石。凿通巨石的隧道,长15.75米,宽4.15米,高3.6米,可供当时两辆马车(汉制一轨为1.5米)同时行驶。后人称其为石门。据称,这是全球上第一条人工开凿的通车穿山隧道。
石门栈道是调动了广汉、蜀郡、巴郡三地的刑徒两千六百九十人,耗时三年才得以修通。当时火药还没有发明,没有爆破碎石之法,栈道修凿极为艰难。加之上有绝壁压顶,下有激流险滩,其险境与艰难难以想象。也许是受到秦国蜀郡郡守李冰开凿都江堰鱼嘴工程的启发吧,为了凿开石门,当时的大众取山上之树、河边之水,用“火焚水激”技巧使山石变酥,一点点、一层层地錾凿顽石,凿了一个长十六米余、高宽各四米余的穿山隧洞,完成了人类历史上第一座可以通车的隧道,实现了人类征服天然的空前壮举,让人由衷叹服古人的辉煌聪明与坚定无畏。
石门的开通,贯通了秦蜀,使褒斜道全线平坦无阻。
四、石门栈道历史典故?
石门栈道景区位于汉中市以北15公里的褒河谷口,这里以褒谷口为中心,石门水库为依托,汇聚了栈道文化、褒国文化、水文化、两汉三国文化以及石门摩崖石刻为一体的民族4A级旅游景区。其中闻名于世的“褒斜道、石门以及摩崖石刻”,早在1961年已被国务院列为第一批民族重点文物保护单位。景区内林木苍翠、奇峰峥嵘,既有伟大壮观的石门大坝和烟波浩瀚的石门水域风光,又有底蕴深厚的人文历史遗迹。
在这里,你可以从2000年前的公元前 206 年起步,汉高祖刘邦以汉中为基地,纳张良之计谋,拜韩信为大将,明修栈道,暗度陈仓,最终建立了大汉王朝,走过全球上首例人工开凿的通车隧道-石门,走过享誉国内外的书法瑰宝-石门十三品遗址,走上与长城、大运河比肩的中国古代第三大奇迹-褒斜栈道遗址,走过与都江堰、郑国渠齐名的全球灌溉工程遗产-山河堰,走过几经沧桑的道家圣地-山河观,沿着两汉三国的历史风云,一直走到20世纪 70 年代中国最高的混凝土双曲拱坝“石门大坝”。
经过褒河大桥,穿过一段仿汉代古街,走进景区一座旌旗飘扬,上书“褒谷口”三个大字的青砖古楼映入眼帘,这便是褒谷城楼。褒谷口,是褒斜栈道的南端和古山河堰的堰头所在,自古为蜀汉通往关中的咽喉,几千年来见证了诸多重大历史事件。褒谷口城楼西侧一挂长约 40米、宽30米的瀑布飞流直下,瀑流清清潺潺,细细柔柔,串成玉珠后坠入幽潭,一位汉白玉雕琢的古代女子宛在水中央,低眉颔首,抚琴吟歌。青砖垛口,空城老墙下,滔滔褒水逐浪击石,翻滚如雪。难怪曹操当年驻军褒谷口时,借褒河之水为“滚”字偏旁,起笔落下“衮雪”。
其实,眼前这有佳人、有英豪的褒谷见证的历史不止两汉三国,在距今三千多年前的西周时期,这里是古褒国所在地。中国历史上西周第一美女褒姒,就出生在这里。
话说公元前 779 年,因褒国没有向周朝正常纳税,周幽王举兵讨伐,褒国为求赎罪,就把褒姒献给幽王。周幽王得到褒姒后对其宠爱有加。但褒姒天生不笑的奇性,最终使痴迷于美色的周幽王上演了“千金买笑”、“烽火戏诸侯”的千古笑谈。
此次事件,给中国历史增添了“烽火戏诸侯”的典故。褒姒一笑倾城,再笑倾国的故事,在一河贯群山的褒谷中,在褒姒的故乡-褒姒铺,被世人代代传颂。
走进石门文化广场,你就走进了大汉王朝的起点。这里的雕塑、壁画和浮雕墙,以多角度、多方位、多层面的连环情节,诚实呈现了中国历史上重大历史事件及相关的主要人物。我们从大禹治水、鸿门宴、桃园三结义、煮酒论英雄、三英战吕布、曹操题衮雪、鸡肋斩杨修等雕塑中,领略到中国历史的博大精深。而亡羊补牢、项庄舞剑、孔融让梨、凿壁借光、曹冲称象、岳母刺字及司马光砸缸等活泼生动的场景,也让孩童们对这些以小见大的聪明,产生了浓厚的兴趣。
凡艺术作品都需静静体味,仔细品鉴。以“石门颂”为代表的诗词墙,尽显中国书法的苍秀与俊逸。由汉白玉雕塑而成的古代四大美女、褒姒、三国名将及中国历代伟人雕像,线条流畅,或刚毅、或凝重、或优美,风采各异,惟妙惟肖。
走过栈道千里、汉中民俗及红色记忆文化墙,“武帝修栈”的大型雕塑鲜活地演绎了《蜀道难’里面“地崩山摧壮士死,接着天梯石栈相钩连”的诗句;“挥师北伐”中,羽扇纶巾的诸葛亮率领着马奋蹄、剑怒张、身披铠甲的将士勇往直前的情景,使我想起“壮志未酬身先死,长使英雄泪满襟”的句子,感慨万千。
漫步其间,如同穿行在中国几千年的历史长卷中,大禹治水历经艰辛,张良火烧栈道写“玉盆”,汉王楼上旌旗决绝,谈笑亭前鹂鸟空鸣……
早在远古时期,我们的祖先为了沿着大江大河繁衍生息,用疏通江河、开堰凿渠、引水灌田等技巧,开启了合理用水、冶水的新篇章。
山河堰位于褒谷口,是秦末汉初刘邦驻军汉中时由萧何和曹参主持修建的水利工程,三国时诸葛亮曾对山河堰踵迹增修。山河堰有三处堰头,可分管、截流褒河之水用于灌溉,与关中的郑国渠、四川的都江堰齐名于世。历代的摩崖石刻《褒城山河堰记》、《修复山河堰记》、《山河堰赋》均说明山河堰工程于军、于民都有其关键性的意义。时光飞逝至两千多年后的今天,山河堰上汉代遗迹依稀可寻。
在山河堰一堰头山坳处有一座山河观,又名萧何庙,它是为纪念汉丞相萧何、曹参创建山河堰造福汉中人民而建。山河观占地约四亩,四院九殿,内设有灵官殿、斗姆殿、三清殿、三官殿、三生殿等15座建筑物,布局紧凑,规模宏阔,气势轩昂,为陕南最大的修道场所。
萧何,汉朝初年丞相、政治家,西汉三杰其中一个。刘邦曰:镇民族、抚百姓、供军需、给粮饷,我不如萧何。司马迁所写的《史记?卷五十四?萧相国世家第二十四》,详细记载了他的卓越功勋。历史上著名的典故“成也萧何,败也萧何”被后人广为流传。
五、石门栈道海拔几许?
具体位置:陕西省汉中市勉县
海拔高度:558米
行政区域:陕西省-汉中市-勉县
经度:106.968383
纬度:33.225314
气压:95kPa ( 气压换算:1kgf(1kg) = 100000Pa = 100kPa = 0.1MPa )
陕西省汉中市勉县陕西·汉中石门栈道风景区不属于高原地区
六、石门栈道游玩时刻?
8:30-17:40
石门栈道风景区,位于汉中市区以北约15公里的河东店镇,是在石门水库修建后新造的仿古栈道,原有的石门栈道(褒斜道部分)由于修建水库,在1969年就已经被淹没了。
七、石门水库是石门栈道吗?
不是。石门水库和石门栈道是两个不同的景点。石门水库位于福建省南平市松溪县境内,是一座大型水库。
而石门栈道则位于福建省福州市南部的闽侯县,是一条蜿蜒于悬崖峭壁间的山间小路,号称“云海仙境”,是一处著名的旅游胜地。
虽然两者名称相似,但实际上是两个不同的景点。
八、石门栈道是谁修的?
石门栈道是公元206年,鸿门宴之后,刘邦被项羽封为汉王,项羽的本意是要把刘邦赶出关中,可是弄巧成拙,汉中这块有着“天汉”之称的风水宝地偏偏成就了刘邦。
刘邦沿着子午道离开关中时为了防止追兵追击,烧毁了子午道,后来又听从张良计策,烧掉了通往关中最为便捷的褒斜道,表示他将永居汉中,再也不会和项羽争夺天下,用来麻痹项羽。
在汉中休养生息,重整军队的刘邦在萧何的劝柬下拜韩信为大将,“明修暗渡”出散入秦,取得关中,为他以后统一天下建立大汉王朝奠定了基础。
九、描写石门栈道惊险的诗句?
古迹沧桑,独特风光,栈道石门。
望青山环峙,壁奇险峭;翠峰林立,石怪嶙峋。
高坝双曲,平湖潋滟,水库游船荡碧纹。
岩间孔,木梁横悬架,筑道凿痕。
十、李白在石门栈道的诗句?
《下途归石门旧居》 李白
将欲辞君挂帆去,离魂不散烟郊树。
此心郁怅谁能论,有愧叨承国士恩。
云物共倾三月酒,岁时同饯五侯门。
羡君素书尝满案,含丹照白霞色烂。
余尝学道穷冥筌,梦中往往游仙山。
何当脱屣谢时去,壶中别有日月天。
俯仰人间易凋朽,钟峰五云在轩牖。
惜别愁窥玉女窗,归来笑把洪崖手。
隐居寺,隐居山,陶公炼液栖其间。
凝神闭气昔登攀,恬然但觉心绪闲。
数人不知几甲子,昨夜犹带冰霜颜。
我离虽则岁物改,如今了然失所在。
别君莫道不尽欢,悬知乐客遥相待。
石门流水遍桃花,我亦曾到秦人家。
不知何处得鸡豕,就中仍见繁桑麻。
翛然远与世事间,装鸾驾鹤又复远。
何必长从七贵游,劳生徒聚万金产。
挹君去,长相思,云游雨散从此辞。
欲知怅别心易苦,向暮春风杨柳丝。